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读后感
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是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,海伦·凯勒的散文代表作,在安妮·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,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,掌握了英、法、德等五种语言。
在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一文中,表现出海伦·凯勒热爱生命的精神,字里行间折射出她的坚强乐观,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,写满了她对世人的浓浓爱意和款款的叮咛。视听健全的我们,难道还在苍白得谓叹“时间都去哪儿了”吗?珍惜当下,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出彩!
阅读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——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我深受感动。这本书主要讲了,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,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热爱生活,珍惜生命。
当我读到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,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,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,使自己的脑力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。这句话时我就想起贝多芬,贝多芬也像海伦凯勒一样是身残志坚的人。贝多芬本来身体是健全的,但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双耳失聪,他没有放弃。他这种坚持使他成为了世界的乐圣,世界的作曲家,作出了《第九交响曲》、《命运交响曲》和《田园交响曲》……贝多芬和海伦凯勒这种热爱生活,珍惜生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
我们太幸运了,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,从今天起一定要抓住每一分一秒,不要让光阴虚度,不要失去了才会珍惜。
(通讯员:陈怡然)